在建筑加固工程中,加固方式多種多樣。每一種加固方法都有自己的施工優勢,所以在加固施工的時候,需要根據建筑物的病害來選擇合適的加固方法進行加固。外包型鋼加固作為一種傳統的加固方法,有著自身的施工優勢,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外包型鋼加固的施工工藝。
施工工序
定位放線→制作型鋼骨架→界面處理→骨架焊接→注膠施工→養護→質量檢驗→防銹處理
一、清理原結構、構件并劃線定位

施工準備:施工前應熟悉設計施工圖,必須要將原結構清理干凈,按設計圖紙,在混凝土粘鋼位置測放打磨控制線,待打磨工作完成后補加粘鋼位置線。

鋼部件的加工、制作應在現場按被加固構件的修整后外圍尺寸進行制作,應符合現行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管理規范》GB50205的規定。對于已出現一般缺陷的構件,應及時處理。
三、界面處理
砼表面打磨掉混凝土浮層,直至完全露出堅實新結構面,混凝土表層出現剝落、空鼓、蜂窩、腐蝕等劣化現象的部位應予以剔除,用指定材料修補,裂縫部位應首先進行封閉處理。
鋼材表面打磨鋼材粘接面,需進行除銹和粗糙處理。用砂輪磨光機打磨出金屬光澤。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紋路應與鋼材受力方向垂直,其后用棉絲沾丙酮擦拭干凈。

組裝焊接根據圖紙或洽商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鋼材進行組裝焊接,角鋼與原結構柱盡量貼緊,豎向基本順直,如原結構柱出現較大偏差,應進行順直處理,綴板與角鋼搭接部位須三面圍焊,焊縫應符合設計及《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的要求。
五、注膠施工
1)焊縫檢驗合格后,用封縫膠沿鋼材邊緣封嚴,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埋管位置及間距。如不埋管,可在角鋼和綴板上鉆φ6注膠孔,孔間距不大于500mm。
2)嚴格按結構膠說明書提供的配比配制,攪拌均勻后方可使用。一次配膠量不宜過多,以30分鐘用完為宜。
六、養護
注膠結束后,應靜置72h進行固化過程的養護,養護期間不得受到任何撞擊和震動的影響。
七、施工質量檢驗
對外包鋼的注漿質量檢驗,應探測其注膠的飽滿度,且以空鼓率不大于5%為合格。在膠體飽滿的情況下,檢查其外觀質量,封閉完成,滿足型鋼肢安裝要求為合格。
八、防護面層施工
防銹漆涂裝的時候,應該從頂部開始,自上而下,從左到右,依次進行。要求漆膜均勻平滑,刷絲統一。遇到凹凸不平、柳釘和麻點等處,漆刷可以旋轉幾次,使缺陷處都能涂到,最后順著物體表面涂刷均勻。
適用范圍
1)適用于承受靜力作用的一般受彎及受拉構件。
2)本方法以環境溫度不超過60℃,相對濕度不大于70%及無化學腐蝕的適用條件為限,否則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
3)本方法所用膠粘劑是指有充分試驗依據且性能滿足使用要求的,并經過有關部門鑒定的結構膠。
4)被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現場實測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15。
總 結
在處理建筑物的質量破壞時候,應該考慮加固工程的質量、安全和施工效率。外包型鋼與原構件有效形成整體,共同變形受力,從而實現了結構強度、剛度的有效提高。